中国银行软件中心 刁凤圣

近年来,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我国跨境金融交易量不断攀新高,客户对商业银行跨境金融服务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跨境金融业务一直存在业务流程长、成本高等问题,为有效应对,各商业银行持续优化完善跨境金融业务体系,但仍局限于部分业务流程模式的局部创新,未能“由点及面”。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日渐成熟,无论是监管部门还是各商业银行纷纷开展借助区块链技术在跨境金融领域的业务模式创新研究,积极探索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业务平台建设路径,助力业务发展并寻求突破。

本文从行业跨境金融业务现状出发,以中国银行在外汇管理局跨境金融区块链平台的业务场景落地为例,结合中国银行在跨境金融场景下区块链技术应用的研究和探索的成果,提出后续的发展建议和展望。


传统跨境金融业务体系现状


跨境金融服务是因企业及个人跨境经营、交易、投资、往来等活动而产生的资金使用、调拨、配置等需求,而提供的金融服务。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稳步增长和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发展,跨境金融业务增长迅速,监管也开始转化为全球化、协同化的强监管模式,数字经济下的金融科技创新也在不断促进跨境金融服务的线上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转型,金融服务水平稳步提升。但由于跨越不同国家,多方信息不对称,不同国家监管下的经济体系存在差异,导致跨境金融仍存在部分问题亟待解决,下面就以跨境贸易金融业务为例进行阐述。

众所周知跨境贸易金融业务中一直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融资难主要是由于涉及多个参与方,交易流程长且更多采取手工方式传递相关信息,导致融资信息不完整,贸易项下的资金流、交易流、物流等交易链条下的信息无法做到交叉验证,导致核验成本高,风险管理难度大。而融资贵则源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担保和抵押资产评估费用,以便于通过抵押或担保方式获得更多融资,同时还需支付高额的利息。

经分析,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跨境金融业务往往涉及多个参与主体,存在多种信息链条,易导致信息不对称,无法实现各环节可信记录与溯源。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日渐成熟,其储存的记录具有透明性、可追踪性、难以篡改的特征,能够有效解决现有跨境金融中的上述问题。近年来,政府机构、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均开始积极研究和探索区块链技术在跨境金融领域的应用场景落地,2019年国家外汇管理局主导,政、银、企协同,在全国试点推出了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我行也积极参与完成对接,助力中国银行跨境金融服务的再次提升。


跨境金融区块链平台业务场景落地


国家外汇管理局主导建设的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是创新应用区块链技术的跨境业务服务平台,该平台主旨为进一步促进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同时支持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建立银企信息交换和有效核验,银行间贸易融资信息实时互动等机制,以“出口应收账款融资”“企业跨境信用信息授权查证”“保单融资”为场景切入点,通过打通政、银、企间的信息壁垒,建立多方间的数据互联和业务对接,实现融资申请、放款、保单、理赔在内的多种信息共享,为防范企业重复融资、便利贸易真实性审核提供有力支撑。

在国家外汇管理局指导下,中国银行通过与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对接,建立了银行同业、企业、监管部门的业务信息交互机制,利用区块链技术保证信息的真实可靠,可在线上完成核验,简化客户纸质保单等材料的传递,改变了线下人工鉴别关单、保单等信息的低效模式,大幅提高了交易真实性核验的效率和质量,将融资的全流程操作时间大大缩减,为出口企业申报融资提供了便利,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提升供应链线上化、智能化水平、助力实体经济发展贡献了金融力量。


区块链跨境金融场景探索


区块链技术能够推动可信数据共享和业务流程的优化,为商业银行间开展跨组织协同、跨领域合作带来无限可能。中国银行在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业务创新发展方面持续加大投入,成立区块链技术应用工作组,由总行13个部门参与组成,统筹规划、推动全行区块链应用建设,实现业务、技术深度融合,积极研究区块链技术,探索业务应用场景;同时制定“坚持科技体系协同、坚持创新驱动、坚持科技赋能、坚持安全发展”的整体工作原则和配套的工作机制。经过多年的研究积累,中国银行自研建成区块链基础平台和应用平台,提供BAAS能力、实现从底层引擎到应用接入全链条自主可控,同时积极构建企业级区块链平台,不断完善区块链中台能力矩阵,在平台分布式化、国产化、隐私保护、跨链技术、区块链治理等方面开展研究。中国银行以区块链技术平台为基座,推进数十项金融创新实践落地,涵盖跨境支付、贸易融资、民生扶贫、债券发行、个人金融等重点领域。

针对跨境金融这个传统优势业务领域,中国银行重点投入、加强业技融合创新,通过与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银联等监管部门、外部机构、同业深入合作,探索构建跨机构、低成本、可信化的金融生态共治模式,推动银行信用体系、风险体系、服务模式的业务变革,助力实现跨境金融生态场景共建。

1.区块链跨境汇款新体验

中国银联与中国银行合作,依托于银联的“银联速汇”业务,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起多参与方之间的信任关系,形成一个多方共治的网络,解决了在传统银联网络跨境汇款产品实际运营的过程中,对于客户查询的需求存在查询申请流程繁琐、相关机构信息不对称、客户等待时间长等突出问题。

2.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新模式

2018年起,中国银行配合中国人民银行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建设,并依托于平台提供的“商业发票业务背景材料信息”业务,利用区块链平台来实现数据共享机制,将其应用于应收账款融资等业务流程下,降低企业办理难度,减少纸质件传递,通过线上化操作,可有效提高贸易融资效率。



建议与展望


通过近年以来的探索实践,我们看到跨境金融业务与区块链技术具有很高匹配度,在人民银行等部门的带领下,各商业银行也在该领域取得一定的创新成果;在继续加强业技融创的同时,我们也要对当前区块链技术的成熟度,规模应用的可靠性、安全性等有清醒的认识和有效的应对。具体来说,给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是结合跨境政策现有管理要求和区块链的技术特点、存在的隐患,各商业银行要配合监管部门不断完善监管制度,做好风险评估工作,确保各项风险指标符合金融监管部门的要求,推动跨境金融管理创新政策在本行的稳慎、有序落地。各商业银行要持续加强内外部协同,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建立多方沟通和交流的通道,共同研制区块链技术在跨境金融业务领域应用的技术标准,形成输出-输入的良性循环。

二是通过“区块链+跨境金融”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进一步拓展应用场景,比如跨境贸易业务场景,要实现发票、物流等更多信息的共享,强化贸易背景的全流程审核与交叉验证,加强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管控,切实解决客户担保弱、融资难、效率低等问题。

三是在现有基础上,打通跨链间的融合,如打通跨境金融区块链平台与大宗商品区块链平台间的信息共享,推动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线上化、智能化的水平。通过跨链融合打造安全、便捷、共享、共赢的跨境金融生态体系。

(栏目编辑:马俊)